避开最热时段、发放降温物资丰台站枢纽建设“战高温”

作者:产品中心 来源:产品中心 发布时间:2024-07-19 10:12:19

  这两天,北京又迎来一轮高温天气,但是一些重点建设项目的施工并未因高温而中断,建设者们依旧全力以赴,保证工期进度。今天(6月12日)上午,记者在丰台站交通枢纽的建设现场看到,这座枢纽最具标志性的南枢纽部分已经基本成型,未来它将承接起地铁、公交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与铁路的换乘接驳,并将实现地上、地下的“双互联”。枢纽工程已于2023年底实现整体的结构封顶,目前正在进行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工程。

  丰台站交通枢纽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,其建设任务时间紧、任务重。因此,这两天的高温天气虽然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,但仍需要工人们克服酷暑,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。

  “高温天气确实会对我们的施工带来一定影响,但我们已采取了相应措施,保障工人师傅们的身体健康和施工效率。”中建三局丰台站交通枢纽(南枢纽)项目经理刘德芬和记者说,为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,他们正积极采取多种措施,组织工人们“战高温”,全力推进工程建设。

  记者看到,为了让工人们施工中能尽量舒适一些,施工方配备了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,比如遮阳帽、清凉油、矿泉水、绿豆汤等,并设置了临时休息点,供工人们休息和饮水。同时,公司还调整了上班时间,尽可能的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作业,比如上午11点前就提早结束施工,下午则避开2点前后地面温度最高的时段。

  记者使用温度计实地测量后发现,尽管已经尽量避开午间最为炎热的时段,但到11点左右,工地上的温度也已经接近了40摄氏度,而地表温度还要更高一些。在太阳直射的室外行走一会儿,很快就会出汗。

  除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,为保障高温天气时的实施工程质量,首发集团公联公司还加强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,增加了巡查频次,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,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。同时,还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,争取政策支持,为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。

  记者从首发集团公联公司了解到,北京丰台站交通枢纽已于2023年底完成整体的结构封顶,在首发集团公联公司的精心组织和全体工人们的共同努力下,工程建设进展顺利。目前已完成了主体施工,进入装修阶段。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,都将持续推进室内精装修施工。

  丰台站交通枢纽项目由南枢纽和北枢纽两部分构成,分别位于丰台火车站南北两侧。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为9.34公顷,总建筑面积14.76万平方米。其中,南枢纽的规模更大,也是未来的主要枢纽,建筑面积约为北枢纽的两倍。

  记者在北京丰台站南广场前看到,枢纽的整体的结构已经成型,部分外立面和天花板也完成了建设。走进枢纽站内部,记者发现,一些内部的装饰装修施工正在同步进行当中。地面上,有一圈圈正在铺设中的地暖管线,在空中也有工人正乘着升降车安装调试着天窗。与原先的一些交通场站设施不同,丰台站交通枢纽的天花板也有着独特的设计,配备了电动遮阳帘,部分天窗也具备开合功能,在保证采光的同时,也能有效调整室内的光照情况,避免太阳直射导致枢纽站内温度过高。

  据了解,北京丰台站交通枢纽主要承担了丰台火车站与地铁、公交车、旅游大巴、出租车、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功能,共计规划20条公交线个自行车停车位,今后旅客的进出站换乘流线也会更简单。

  首发集团公联公司枢纽建设部现场指挥张洋和记者说,丰台站交通枢纽分为地上地下结构,其中主体部分是地下二层、地上一层,地下二层是与国铁车站相连接的部分,地下一层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为公交车和出租车、网约车的换乘区域,在旅客出行的主要流线上也都预留了商业空间,保障开通后能及时接入城市服务功能。在南枢纽的西侧还有一座七层的办公用楼。从空间位置上看,南枢纽紧邻北京丰台站,北侧为北京丰台站站房,东侧为地铁10号线号线相交。

  未来这座枢纽站建成后,枢纽将与火车站实现在地上、地下的“双互联”,旅客通过地上、地下两种途径都可以进出北京丰台站。

  丰台站交通枢纽除了能融入地铁、公交、出租车、网约车等交通功能外,还着重在“站城一体化”上进行设计,未来开通后将引进充分的配套商业服务设施。此外,在南枢纽的西侧还将进行配套的城市开发,目前地下的结构部分已经随着枢纽站的建设同步完成。

  “丰台站南交通枢纽项目整体的结构已于去年底实现整体结构封顶,目前正在进行外立面幕墙和室内精装修阶段。”中建三局丰台站交通枢纽(南枢纽)项目经理刘德芬和记者说,绿色建造、数智化、智能化是丰台站交通枢纽最大的特点之一,在建设过程中他们采用了128项绿色建造技术,其中58项技术都是首次应用在真实的操作中。

  比如在下沉广场的人行路面上采用的砂基透水砖铺装,拥有非常良好的透水及透气性能,雨水可通过“海绵体”下渗,滞蓄、净化、回用,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,丰富城市景观;亦可与地下基层系统一起构建起“面式”排水系统,从而减缓北京城市排水和防汛压力。

  同时,换乘大厅及枢纽办公用房在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基础上,配套采用玻璃幕墙、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、烤漆龙骨石膏板隔墙、玻璃隔墙、集成式铝条形格片吊顶、卫生间集成管线铝方板吊顶等建筑集成技术,整体装配率达72%,减少了现场施工所需的水泥、砖块等原材料使用,减少噪音、粉尘、废水等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,提高了施工环境的舒适性,大大降低了建筑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